創新致善,賦晶石以智慧;
見微知著,從平凡到卓越。
質量方針的含義:
只要我們不斷創新、持續改進、不放過每一個可以改進的機會、不到完善不罷休。做到市場定位準確、設計日臻完美、工藝選擇合理、質量管控嚴整、管理日趨完善,就是石頭我們也能讓其變得有智慧,何況其它。
如果我們每個員工抓住每個“ 微”小的細節,杜絕每個漏洞,就能確保我們有能力長期給顧客提供質量穩定、價格有優勢的產品;及時服務,以滿足顧客明示、隱含、現在、潛在的需要;長期以高性價比的產品供給客戶,不斷提高客戶的競爭力來保持我們自身的持久的競爭力。把握正確的方向、做好每個平凡的細節,就能使我們員工從平凡走向卓越,從而使企業成為卓越的組織。
“創新”是高新技術企業的引擎,一個企業失去了創新也就失去了動力,只能坐以待斃。不僅我們的技術要創新,產品要創新,工藝要創新;我們的管理要創新,銷售機制要創新,市場規劃要創新。我們所講的創新不是發明創造,不是高不可攀,我們的創新是指與別人不同的差異化的東西,它可以是很小的變化,但它可以給我們企業帶效益。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創新有風險,創新要付出代價,公司要付出代價,員工也會付出代價,所以我們要鼓勵創新,對失敗的創新要寬容。技術人員要創新,管理人員要創新,作業工也可以創新,企業領導更要創新,我們要努力使創新的理念融入到每個員工的意識中,把創新的意念帶到每一項工作中。
“致善”就是持續改進、不放過每一個可以改進的機會、不到完善不罷休。要讓我們市場定位準確、設計日臻完美、工藝選擇合理、質量管控嚴整、管理日趨完善。
“微”是戰術上的,是具體的,是細節,細節決定成敗。每一個人、每一件事、每一個過程我們都必須有清楚的認識,必須抓好每一個細節。
“著”是戰略上的,是宏觀的,是整體,是方向,方向錯了全盤皆輸。我們在市場定位、宏觀決策、方向選擇時定要頭腦清醒、抗拒誘惑,認清大勢,不能為一時的得失和蠅頭小利而困惑。
“平凡”是個體的、分離的、表面看是微不足道的,比如小到1%甚或1PPM(百萬分之一)。但是有100個1%就是100%,就是卓越。如果我們的產品有10個環節,如果每個環節能使總成本降低1%(或效率提高1%),那10個環節就可以使總成本降低10%,這個10%將讓我們的競爭力提高10倍,將使我們的利潤提高100%,這就是卓越。相反,如果我們不重視每一個細節,覺得1%不要緊,則我們將陷入虧損,對我們來說那是100%的損失,每次虧損1%,只要70次就可以損失100%。如果每人每天錯一次,每次損失1%,10個人一周就可以把公司輸光。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每一個平凡,平凡的人、平凡的事,哪怕是1PPM,忽略了1PPM,就忽略了100%,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“重視每1PPM”。
“卓越”是整體效果。每個員工都能成為卓越的員工,不要求你很聰明,只要求你很勤勞,并持之以恒,就能完成卓越的人生,成為卓越一員,“阿甘”是我們學習的榜樣。
如果我們每個員工在每個環節或過程中都能提高1PPM,就能確保我們有能力長期給顧客提供性能穩定、價格有優勢的產品;及時服務,以滿足顧客明示、隱含、現在、潛在的需要;以高性價比的產品提高客戶的競爭力來保持我們自身的競爭力,就能使我們的企業成為卓越的組織。